在南屯幼兒園的庭院角落,有一叢高大壯碩的芭蕉樹,那是松鼠班師生親手栽培、細心照顧的成果。上個月初,這棵芭蕉因結出沉甸甸的一大串芭蕉,樹幹被壓得彎了下來。孩子們看見後,立刻展開救樹行動,合力用竹子支撐起芭蕉樹。轉眼兩個月過去,這串芭蕉每一根都長得圓滾飽滿,甚至已有幾根開始轉黃、露出誘人的果肉,因此今天決定正式採收,親自品嚐這份努力的甜美滋味。
不過,要摘下這樣一串芭蕉可沒那麼簡單。首先芭蕉樹被切割時會流出汁液,若不小心沾到衣服,可是洗不掉的;再者,一串芭蕉重量將近20公斤,如果沒有計畫好採收方式,掉落時不只會砸傷人,還會把芭蕉砸壞,實在可惜。因此,在開始採收前,師生們先討論並擬定好作業流程。
首先大家利用原有的竹支架,孩子們合作將芭蕉樹幹固定好。接著,在芭蕉與樹幹的連接處切出一個向外的V字形切口,讓果串慢慢下降。孩子們圍在四周扶穩芭蕉,待高度合適後,再切斷頂端連結,使芭蕉順利離開母株。藉由這樣的方式,芭蕉終於安全落地、毫髮無損。而每棵芭蕉一生只會長一串芭蕉,因此採收後也必須將母株整棵砍下,留下莖葉回填在根部,讓其回歸土地、滋養下一株芭蕉。
還有,沉甸甸的芭蕉串一搬起來,就得四位孩子和大人一起合力,才順利運到廣場進行後續處理。抵達之後第一步是分段,用鐮刀將大串芭蕉切成一小串一小串,方便保存與食用。剛採下的芭蕉表面有髒汙與小蟲子,所以老師們先用清水徹底清洗,再由孩子們迅速擦乾,避免果皮因潮濕而變質。接著,先將已泛黃成熟的芭蕉挑出,好的留下準備品嚐,壞的則回歸土地當肥料。整理完後,共分出十小串芭蕉,孩子們開心得不得了。
而仍呈綠色的芭蕉暫時還不能吃,需要進行催熟。於是大家準備箱子,把擦乾的芭蕉整齊排放到裡頭,然後再放入四顆蘋果一起密封,讓蘋果的天然氣體幫助芭蕉熟成。孩子們細心貼上紙膠帶封住孔洞,只留一個小窗方便觀察,催熟箱就這樣完成。大家一邊封箱,一邊興奮猜想芭蕉會幾天變黃,滿心期待開箱的那一刻。
封箱後,孩子們開心地把兩大箱催熟箱帶回教室,也另外留一串放在自然環境催熟,準備觀察誰比較快變黃。幼生王顥分享:「芭蕉真的很重,我有用力扶住才沒掉下來。」幼生劉品辰說:「芭蕉吸到蘋果的味道就會變成熟,我好想快點吃到。」徐素雯老師說:「從幼幼班親手種下的芭蕉,終於在今日結出豐碩的果實。看著孩子們在園長與組長的協助下,齊心協力地撐枝、搬運、擦拭、裝箱,過程中洋溢著興奮與喜悅。那一串串沉甸甸的芭蕉,不只是植物的成果,更是孩子們一路成長的足跡。當他們品嚐著採收下的芭蕉時,臉上滿足的笑容,正是最甜美的收成。」
教務組長蕭文嘉說:「今天是第一次採收芭蕉,沒想到原來採收芭蕉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!例如若被汁液噴到身體會發癢、衣服也容易被染黑,這些都是第一次學到的經驗。另外,一整串芭蕉高高掛著,取下時才發現原來這麼重!多虧松鼠班孩子們的幫忙,才順利扛起這串大大的芭蕉。最後,松鼠班也細心地幫芭蕉清洗並擦乾,大家正期待著芭蕉慢慢熟成、變得香甜可口。」園長陳議濃表示:「這次芭蕉採收,孩子們親身體驗從切割、搬運、清潔到催熟的每一個步驟,既辛苦又充滿成就。看到孩子們的笑容,也替這兩年用心照顧芭蕉的他們感到驕傲。而催熟箱就像一個魔法箱,繼續帶來期待與驚喜。相信這段難忘的過程,會成為孩子心中最珍貴的自然學習回憶。」

Facebook
Twitter
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