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四季豆是夏季常見的蔬菜,不僅在市場可以看到販售,一般在民宅旁邊只要小小一處空地,插個幾根竹子搭起支架,變能馬上變身為一處開心農場。而在南屯幼兒園裡的山羊班,這學期的食農主軸就是種四季豆;他們從一開始種在貧瘠地上,歷經了發育不良、日照不足的挫折之後,一次又一次的師生討論,並且不斷進行調整與改良。到最後,山羊班改採美植袋與地上共同實驗的方式,找出最佳的種植模式,同時也解決了養分與日照問題。不過,隨著四季豆慢慢成長,加上陽光充足與水分豐沛,四季豆成長的速度非常快速,許多豆藤都開始四處攀爬,甚至攀爬到旁邊的玉蘭花樹。不僅整個看起來雜亂,同時也不易管理或採收。所以山羊班師生一起討論,決定要來解決這個問題。
首先,大家知道四季豆生長速度很快,所以僅僅是剪斷豆藤也沒辦法解決問題;而如果把豆藤繞回支架上,只會讓整株四季豆變得更加雜厚,這樣無論是要授粉或者是摘四季豆,都會非常不容易。因此大家在想過各種方案後,最後決定要擴建整個四季豆的延伸範圍,疏導它的成長方向,讓四季豆叢可以從高度蔓延變成水平的擴張。這樣就可以疏散每根豆藤,同時也讓四季豆可以均勻曬到陽光與空氣流通,減少植物疾病發生。
決定好計畫之後,師生們以當前種植的支架為支柱,並且在這些支架上再架上周邊的輔助架;遇到距離遠的,則額外在增加支柱架來支撐,最後在上頭補上一支支的竹子,完成了基礎棚架。有了棚架之後,大家為了日後更好管理與摘取,同時也不要讓四季豆在成長的過程豆藤垂下,所以在棚架上還鋪上網子,增加可以攀爬的位置與密度。就這樣,在大家齊心協力下,終於把四季豆的棚架改造完成。之後大家再整理豆藤的方向,再將其導向棚架上方,讓四季豆未來可以有更寬敞的地方可以生長,從生長的空間來解決了這次的問題。
新搭建好的棚架也有獨到設計,不僅是將種植範圍整個整合在一起之外,也行程了兩個秘密的通道,對於山羊班孩子來說,簡直是一個創造出來的新秘密基地。山羊班幼生張芸禎說:「這樣四季豆就不會跑到別的地方去,鉤住了玉蘭花樹。」幼生徐晨皓說:「以後可以很方便摘四季豆,我覺得太陽來也很涼。」林渝婷老師說:「這學期山羊班種植的蔬菜是四季豆,從育苗到結果時,過程中學習到很多種植的經驗,由於之前種植白蘿蔔有失敗的經驗,班上種植的土壤裡有很多的螞蟻,螞蟻帶來了很多小昆蟲把我們的白蘿蔔養分都吸取光光,最後白蘿蔔沒長大,這次我們在種植時我們先育苗接著種植在美植袋上,這過程中看到四季豆從小豆苗慢慢的長大開花,那種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,前兩週四季豆只有開花還沒結果,我們還在擔心會不會這次種植又失敗了,結果園長爸爸請我們不要灰心在等等看,於是真的過沒多久第一根四季豆出現了,大家都很興奮,孩子不斷的對四季都說好聽的話、唱歌給四季豆聽、施肥、澆水,在孩子細心的呵護下四季豆藤蔓越長越多,花也越開越多,因為空間太小了不夠生長,於是園長爸爸看了之後建議我們擴大範圍,於是我們將四季豆棚擴大,孩子說很像搭帳篷的感覺,希望四季都能夠攀爬在棚架上,順利的長出果實讓我們能夠煮一頓豐盛的四季都蔬菜料理!」
蘇怡嘉老師說:「山羊班這陣子每日最種要的工作就是早上兩次的澆水,澆水向日葵後,接著就是我們的四季豆田。一天的早上,孩子們一陣呼叫:『老師,快來看!』結果,是四季豆藤蔓纏繞到一旁的玉蘭花樹上了,一整陀都捲在一起了,孩子們邊看邊擔心的說:四季豆會不會整個爬到玉蘭花樹上呢?玉蘭花樹枝會不會被拉斷,花就長不出來了?有孩子提議要增高四季豆架,讓它往上爬;但又有人覺得如果架子再增高的話,架子比我們還高,這樣等豆子長出來要收成時,會像之前種小黃瓜一樣摘不到!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情況下,我們訪問了曾經種過四季豆的園長爸爸,他說:『山羊班要幫四季豆架開拓生長的空間,原來四季豆藤蔓是因為生長空間不足才會跑到玉蘭花樹上,如果我們要四季豆順利的生長就要給它足夠的成長空間讓它爬,不然就會影響四季豆莢的生長哦!就像小朋友一樣,身體會一天天長大,原本穿的衣服太小,所以就要再換一件大的意思,不然就會長不大!』針對孩子們擔心架子太高不容易收成的部份,園長爸爸建議我們可以搭建成四季豆棚,利用植物攀爬網,舖在原本四季豆架的兩側。我們利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完成四季豆棚,雖然天氣非常的炎熱,但最後完成的時候,孩子們相當的滿足,一直大喊著說:我們的菜園好像搭了一個露營的帳篷哦!」陳議濃園長說:「山羊班的師生在種植四季豆上並不順利,但不斷調整的過程,也讓孩子更加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幫助四季豆。也因為有這樣的心意與行動,師生們運用了更好的棚架策略,這一些都是從他們所累積的經驗發展而來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