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教育分享 > 教育活動報導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樹蛙工作室-小小校園收音師

樹蛙工作室-小小校園收音師
樹蛙工作室-小小校園收音師

    幼兒園是孩子們學習的地方,更是他們一整天的生活場所。而在這校園裡,除了熟知的歡笑聲、學習聲之外,也還有許多有趣的聲音,像是嘶嘶作響的蟲鳴聲,清脆悅耳的鳥叫聲、咻咻悠揚的風吹聲、咔吱咔吱的器具聲等,這些聲音都是生活中時常出現,但很少會去細細靜心傾聽。因此在南屯幼兒園的樹蛙班,老師特地與孩子發起一個活動,要傾聽校園的聲音,一起探索究竟平時再熟悉不過的地方,有多少聲音秘密藏在裡頭。

    一開始,老師帶著先用手機錄下孩子們彼此的說話聲,然後再播放出來聆聽。孩子們對於自己或朋友的聲音,都覺得很特別很有趣,也開始想要嘗試去錄不同的聲音。不過很快地,他們發現到錄音有時聽不太見,需要把聲音放大,因此開始好奇為什麼電視影片總是能錄到小小的聲音。於是大家一起去研究,原來錄音是需要有專業的工具輔助,才能降低雜音並聚焦收音。因此為了體驗錄音的工作,大家決定要先做出錄音設備,來進行校園錄音的計畫。

    於是,大家先收集不用的棍子、優酪乳瓶、牛奶瓶,然後再依據收音設備的外觀,一起比對與設計,完成了仿真度很高的收音Boom桿與攝影機、記者麥克風。有了設備之後,大家還要經過培訓班的訓練;大家先在教室先練習如何拿Boom桿、拿攝影機拍攝,以及學習當一個報導的好記者。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練習,完成工作訓練後,正式準備投入錄音的第一次實習工作。

    而樹蛙班老師選擇的實習地點是校內大樹森林區,先讓孩子們先拿著設備先體驗報導工作。過程當中,不時有風吹過或飛過的鳥鳴聲,這些都是孩子們要去記錄與報導的。過程當中,孩子們慢慢發現工作的辛苦與困難;像是有些孩子拿著收音Boom桿手痠撐不住,拿著攝影機沒對準鏡頭、記者不知道要怎麼講話等,這也讓大家發現原來要做好收音,並且跟大家分享這些聲音,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。

    回到教室之後,孩子們都有更深的體會,也發現自己還有許多要加強的,不管是體能與表達。這也加強孩子們想要好好錄下校園聲音的決心,以接受後續錄音計畫的挑戰。樹蛙班詹雯詠老師說:「我們發現孩子們聽的能力很敏銳,生活中也有太多的聲音,能帶孩子留意,為了幫助他們累積更多聽的經驗,進而將聲音融入課程中,並運用聲音呈現校園的聲音故事。」關新蓓老師說:「藉由聲音小記者的活動,真的看見每位孩子都在教室扮演著小主播,練習著播報聲音的模樣,有信心地展現自我,真的很棒。」陳議濃園長說:「樹蛙班的校園收音行動真的非常有趣,孩子對於這種無形的存在,更是充滿另一層的好奇與期待。透過這樣的活動,孩子們更能知道生活周遭有著不同的聲音與值得留意的事物,對於培養孩子觀察與感受力更是非常棒的活動。」

相關圖檔

相關連結(或延伸閱讀)

  • 市府分類: 教育文化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23-09-20
  • 發布日期: 2023-09-20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立南屯幼兒園
  • 點閱次數: 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