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教育分享 > 教育活動報導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Give me the name! 校園樹木科普家

Give me the name! 校園樹木科普家
Give me the name! 校園樹木科普家

    樹木是人類賴以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資源,更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好朋友。也因為樹木是如此的重要存在,我們的環境周遭都會種植樹木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品質,不管是實質的淨化空氣、提供綠蔭,抑或在心靈上的賞心悅目、沉靜身心,都是最佳的選擇。而在南屯幼兒園的水獺班,就有這樣一群熱愛的樹木的師生,正進行著有關樹木的探索,他們的課程故事也非常有趣、令人莞爾。

    說起水獺班的主題課程,一開始是從撿拾庭院裡的落葉開始。孩子們透過拓印的方式,將每一個不同的的葉形與葉脈呈現出來。慢慢的孩子留意到了這些落葉的來源,是源自於庭院中許多大大小小的樹木。所以他們開始對它們產生興趣,想要研究這些樹的名字與特徵。藉由幾次學校修樹的場合,孩子們在一旁觀看,發現到樹的形狀有高有矮、有胖有瘦,連葉子長得也不太一樣。有些樹幹裁切時還會發出淡雅的清香,有些則是葉子像羽毛一樣輕柔,樹幹表皮也有分粗糙或光滑。這些許許多多的不一樣,大大開啟了孩子們的探索之心。

    於是老師與孩子們開始在庭院探索樹木,並且透過詢問與查閱,瞭解了庭院裡的主要樹種名稱,同時也記下了該樹的生長狀況與不同的特徵。探索的過程,孩子們利用縣或者雙手合抱的方式來測量樹的大小,同時也清點計數每一種樹木的數量。師生們就這樣實際統計與紀錄,完成了整個庭院的樹木調查。除此之外,孩子們也想讓大家認識這些樹木,更特地做了樹牌,並且逐一將牌子繫在樹幹上,讓原本不認識的人們可以知道樹木的名字。展現了從識樹、記樹與愛樹的學習歷程,讓全園師生也都能認識這些樹木好朋友。

    在水獺班的師生學習與努力下,校園多了許多清楚標記,也激發了更多師生認識這些樹木的興趣。水獺班林憶婷老師說:「掛上了樹牌的樹木,對孩子來說多了一份情感,有種『這棵樹就是我的』的可愛感覺。」何佩珊老師說:「我們非常喜愛校園裡的大樹,在大樹『剪頭髮』的過程,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,在修剪的枝幹中找尋樟樹與肖楠的異同、用感官記下了獨特的氣味,製作樹牌後,孩子們也興奮地指著自己想掛的樹並親自掛上…希望為孩子們和大自然建立友善的連結。」教務組長蕭文嘉說:「老師對於認識樹木不是很在行,還好有水獺班深入的研究,讓對於不認識樹木師生們可以知道,下次路過有孩子們好奇詢問這是什麼樹的時候,老師就可以透過水獺班製作的樹牌,介紹給孩子們聽,讓孩子學習到正確樹科的學名。」陳議濃園長說:「水獺班的學習是與生活環境相結合;從教室外的樟樹、肖楠開始產生興趣,透過看、聞、聽、摸等感官學習,最後為大家科普樹木名字,製作樹木牌。這是一個很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,很開心有這活動的發想。」

相關圖檔

相關連結(或延伸閱讀)

  • 市府分類: 教育文化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23-04-07
  • 發布日期: 2023-04-07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立南屯幼兒園
  • 點閱次數: 264